作者:刘樱姝
(一组宋朝市井图片)
说起中国古代科举状元,这些超级学霸们在人生第一个高峰后走出了各自不同的人生道路。有的人自此的人生落入了抛物线,有的人靠不断努力又创造出另一个高峰。要论当年“高考”时谁最牛、最自信,不得不提北宋太平兴国三年的状元胡旦。
(一)性格决定命运
胡旦名气不算大,但是关于他中状元的牛气程度,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胡旦的老爸是山东某县县令。一天,有个书生来当地旅游。胡县令听说书生学问不错,便设家宴款待。其间胡公子蔑视书生,问他有何特长。书生做了首诗,最后一句是“挑尽寒灯梦不成。”胡公子哈哈大笑,说:“此乃一瞌睡汉。”书生被嘲笑后非常气愤,中止了自助游立刻回家发奋,第二年竟高中状元。此书生乃北宋著名宰相吕蒙正。
吕蒙正中状元后写信给胡公子,告诉他:“瞌睡汉中状元啦!”胡公子看信后很不屑:“我要是明年考第二名我就是小狗。”结果次年状元果然是这位胡公子,时年23岁。
胡旦的自信程度简直就像神话。
那么这位曾经一度牛气冲天的状元后来的人生路又是怎样的呢?其实从胡旦与吕蒙正这一故事中,就可以窥出胡旦的性格与为人。性格决定命运,胡旦这种“毒舌”和世间千万毒舌同样是不得好结局,后文会表述。
不过,当年曾受过胡旦气的吕蒙正还真是个大度量的君子。就连宋太宗都评价:“吕蒙正气量,我不如也。”胡旦之后图一时口舌之快,损人不利己的事儿没少干。结果是少个朋友少条路,官越做越小,收入越来越少,贫困而死。他当年立下的豪情壮志:“应举不作状元,仕宦不作宰相,乃虚生也”只实现了一半。
(二)职场上不栽花光栽刺
胡旦的学问没得说,一生著述颇丰。可是他的毒舌性格让人只能给这位胡秘监以“轻躁喜况人”的差评。上班没几年,他就把同事们得罪个光。
大理评事范应辰不注意个人形象,邋里邋遢。其他人是看而不说,但是胡同学以讥讽人为乐事,怎能放过这绝好的机会?于是他画了幅画:一个布袋子里面藏了个乞丐,并且取名“袋里贫士”送给范应辰。可以想象一下对方看到这幅画时的脸色有多么难看。同僚江仲甫,小名叫芒儿。芒儿是牧童的意思,胡旦便说人家是“放牛桃林之野”。
戏弄完同事,连上司也不放过。胡旦被贬为襄州通判后,有次上班喝酒,上司谢泌(北宋名臣)开玩笑说他:“舍人面色如衫色。”胡旦立刻反击:“学士心头似幞头。”人家不过说他脸色像穿的绯色衣服而已,并不算过分。可是“幞头”是黑色的,胡旦是在说上司“黑心”,而谢泌在《宋史》里是评价不错的人物,胡旦完全是胡说八道人身攻击。
胡旦受贬多年后,宋真宗继位了。他想要抱新皇帝的大腿,开始表忠心。宋真宗本想给这位昔日牛气状元几分面子,可是当年胡旦得罪过的那帮同事联合起来,把他的路给绝了。
(三)做人不端“玩笑”无底线
胡旦对同学朋友也是以“戏弄”为己任,而且玩笑开得天大。扬州市长董俨是个贪官,他和胡旦是老同学。有一年胡旦途经扬州,老同学董俨热情款待他。席间山珍海味、美女侍妾都拿出来显摆。胡旦吃饱喝足后,开始打主意戏弄董俨,邀请老同学次日来他船上回请。董俨还真傻傻地信了老同学。
胡旦又说:“你家这么多好东西,能不能带古玩珍玉来让我家那些没见过世面的婆娘开开眼?”董俨乐得屁颠屁颠的,赶紧给他这位“状元兄”装了美美一大盒子古玩珍奇,送上船去。胡旦一见东西到手,连夜开船开溜。黑吃老同学一顿还把这个冤大头当猴耍。
接下来胡旦到了杭州,见到另一位老同学薛大谏。老薛接待了他,问胡旦可曾见了扬州的董同学。胡旦脸皮厚,评价老董:“人挺好,就是太贪婪。”在薛同学这里黑吃一顿后,胡旦奉行“贼不走空”的信念,腆着脸对老薜说:“老同学,能不能借我点儿钱?我准备隐退买个房什么的,过过小日子了……”薛同学忍痛给了胡旦白金三百两,当然是肉包子打狗了。
虽然老董是个贪官,但胡旦这种以恶治贪的做法只能映射出他自己品行的低劣。老薛对他也是一片赤诚,结果也是冤枉至极!
胡旦并不是个在道德上严守底线的人。虽然写得一手好文章,但会不顾事实,无原则歪曲,只为“逢迎”。他晚年失眠后当中央文史馆顾问,指导人写文章。当时要为一位权贵做传,这位权贵是杀猪的出身,执笔者不知该如何写,怕尊者讳。
胡旦到底是位“老辣”的状元:“何不言某少尝操刀以割,示有宰天下之志。”一语惊醒梦中人!杀猪的居然就成了“宰天下之志”,真亏胡旦想得出来。
还有一次,大宋境内河水泛滥,后来水患被成功治理。文人们纷纷给太宗皇帝上“马屁书”。这等热闹胡旦当然不会错过。他在《河平颂》中称被罢免的宰相卢多逊和赵普为“逆逊、奸普”,结果马屁拍到马蹄子上了。宋太宗对胡旦的“妄议中央”勃然大怒,认为他有失读书人的体统,辜负了皇帝拔擢他当状元的美意。于是胡旦就被踢到基层去了,一直到死他都在襄州待着。
作者:刘樱姝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