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有偏爱的颜色,作为天国民众心目中的偶像,“天王”洪秀全也不能免俗,有专属于他的应援色。
无论是在大众们还是史学界看来,洪秀全最情有独钟的颜色,无疑是黄色了,这是有大量证据可以考察的。
如《金陵杂记》等资料记载,洪秀全本人专属的旗帜,是一面金黄色的正方形大旗(“如洪逆之旗约长方一丈内外”);再由他的衣着来看,洪秀全身着一袭金灿灿的黄袍,上面绣着九团五爪龙,号为“十龙袍”——还有一条龙呢?你猜对了,就是洪秀全自己。同理,洪秀全的一双靴子,也是绣了九条金龙的黄缎靴。此外,无论是洪秀全在正规场合要戴的朝冠,还是闲暇时戴的风帽,乃至各种帽子上要点缀、镶嵌的林林总总装饰,也多是黄色的。
至于天王的居所,天王府太阳城、金龙城的两道长围的墙面全部被涂上了黄色,太阳城正门“天朝门”的一对门扇则用黄缎裱糊,上头绘有双龙双凤;各门外都挂有十余丈的黄绸。
再来看洪秀全身边的人们。根据供曾国藩等人查阅的情报汇集总录——《贼情汇纂》记载,太平天国各级军旗都是黄色的,如果说有什么差异的话,那就是指挥以上级别,被特许加水红色的镶边;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则各加绿、白、红、黑、蓝这五色镶边了。
所以在天国时期,赏赐或剥夺黄色,都会被当作是一件不小的事件来看待。比如李秀成就因为多次收到过洪秀全的黄色礼物,而感动得热泪盈眶,这其中就包括了那面著名的“万古忠义”缎子。再比如曾率兵支援扬州的“天朝元勋曾水源”就因功被“破格”赏穿黄袍,不久便擢升为天官正丞相。再后来,黄袍、黄帽、黄靴等服饰都普及到了天国最基层的兵士身上。甚至最后在闽粤赣边界流窜作战的康王汪海洋一部,所有普通军卒都纷纷穿上了黄马甲。
难怪《金陵省难纪略》作者张汝南用了三个字,来概括洪秀全的“幸运色”——“贼尚黄”。
不过在太平天国初期,其应援色倒未必显而易见是黄色。
天国定都天京后不久,英国香港总督兼驻华公使文翰等人前往,本着要求承认《南京条约》的心态试探洪秀全。虽然被对方霸气拒绝,不过文翰等人也带回来了不少天国印制的书籍,这些文献如今多在大不列颠图书馆中被找到,而且人们发现它们的封面都是红色的。
同样还是《贼情汇纂》这部汇集,提及天国初期十几个首谋人员在广西地区时,其中的为首者洪秀全,竟然也是戴着红帽子的!在《天父天兄圣旨》一书中,甚至谈到了一件事:金田起义前夕,洪秀全不知道出于什么心理,竟然偷偷穿起了“龙袍”,因此被“天兄”萧朝贵批评了一顿。
可见天国初期乃至定都不久前后,洪秀全们的应援色是红色,而不是黄色。
为什么洪秀全一开始只能也必须用红色呢?这和时代风气也密切相关。当时,中国南方的诸会党的服色本以红色、黄色为主,比如“红兵起义”即因此得名,而清朝的官兵武装则按规定不得衣着鲜艳。所以洪秀全初期服色尚红,一方面既方便各路会党分清敌我,一方面也迎合了民间“反清复明”的风俗——会党成员标榜复明,所以只有明朝皇裔才能用黄色,自己只能用红色了。
而洪秀全早期也是强调以“上帝”为皇,耶稣为太子,至于他本人只能退而求其次,最多称王。在《钦定旧遗诏圣书》也曾表明黄色是上帝的专用色,所以一开始的洪秀全自然而然,也不能在这点上僭越了。
不过等到一切时机条件都成熟以后,具体到定都天京后,洪秀全就迫不及待地以上帝旨意宣称,把红改成黄。一切服色改易都变的顺理成章起来,洪秀全也终于可以用上自己情有独钟的黄色了!
感谢阅读,欢迎继续关注!
本文作者:天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