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古代的“黑心”老板是如何剥削员工的,唐朝缺勤扣工资还判刑

时间:2025-09-26 22:22:38 作者:水韵 热度:

说起这老板和员工的故事,大家是不是倍儿好奇,我们的老祖宗有没有这么苛刻员工的?各位且听好,接下来我就与大家盘点一下,历史上那些压榨员工的“黑心”老板。


苛刻员工,从“打屁股”开始

人物1:赵孟頫

朝代:元朝

职位:尚书省兵部郎中(相当于现在的正厅级干部)

历史地位:顶级书画大家


赵孟頫

人物2:桑哥

职位:元朝丞相

历史评价:臭名昭著

桑哥制定了一套严格的上班考勤制度,规定上班钟声响过,官员都必须到工作地点,如果谁迟到就打屁股。


有一天,赵孟頫迟到了,被抓住,打了屁股。于是一瘸一拐地去找副丞相叶李哭诉。他说:“刑不上大夫,是辱朝廷也。”他把挨打说成是朝廷的耻辱。

由于赵孟頫当时正得宠,所以桑哥也怕事情闹大,于是就亲自去慰问,并送其回家养伤。之后,尚书省的处分办法改为低级官员迟到缺勤才打屁股。


论古代老板是如何剥削员工的?

手段1:工资看收成,“奖金”成摆设

人物:王莽

成就:建立新朝


王莽

《资治通鉴》记载,新朝建立后,王莽发了道总裁令:以工资标准尚在制定中为由头,规定:“上到公爵,下到小吏,全都停发俸禄”。

之后,王莽才答应给官员发俸禄。随后又下了一道总裁令补充告知:

“古时候,收成好的时候官员工资高;收成差的时候工资低。现在,如遇到灾荒年,官员工资就要减少。”


额外“奖金”=空头支票

王莽为人实在太小气,给人赐爵位又不舍得奖励实物。于是想了个高招:又以新公司的规章制度还没有完善为借口,所以先给有突出贡献的员工授予茅土,来暂时代替封爵。

“茅土”:象征封国的茅草与泥土。


手段2:“魔鬼”考勤制度——体罚+扣工资

据《唐律疏议》记载,如果官员迟到了,或者点名的时候不在,就要被体罚。

缺勤一天打屁股20下,三天加一等,25天打屁股100下,若是满35天,直接有期徒刑一年。


据《中国俸禄制度史》、《论唐代官员的权利保障及其影响》等书记载:罚俸制度最早始于唐玄宗先天二年,唐玄宗对那些缺勤的人,除了打屁股,还要扣三个月工资。

可能是缺勤扣钱给朝廷财政带来盈余,唐玄宗进一步把处罚范围扩大。例如《新唐书》中记载了这样一段话:“卢迈坐举非其人,夺俸两月。”


变相省钱的工资改革

《通典》中记载,唐玄宗在开元十六年发了一道命令:“文武百官俸料钱所给物。宜依时价给。”发工资实行“半钱半帛”制。

由于玄宗的一系列工资改革措施,致使唐朝中期以后,官员生活朝不保夕。

最著名的例子有诗人杜牧,他在京城当官,工资不足养家糊口,就以京官工资太低为由,给宰相写了信,请求调去杭州当刺史。当时杭州官员的月薪比京官整整多一倍。


杜牧

手段3:底薪压榨法!别说没有给你发工资

人物:朱元璋

祖上:“八辈儿贫农”

成就:建立明朝


当时官员的薪金主要发实物,就是大米。朱总绞尽脑汁,为此专门制定了一套大明薪资方案。

据《明代文官俸禄表》记载,当时正一品的官员,月薪是每月大米87石,一年为1044石。

一石米≈189斤

1044石米≈2万斤

普通大米=2~3元/斤

如果取平均值2.5元人民币来换算,正一品官员的年薪约为49万元。一个七品县令,一年的总收入,也就4万多块钱。


这样的薪资水平,在现在看来,确实不高。明朝时候的官员,如果守着这种死工资过日子,除了养家糊口,还要迎来送往,更要养家中的轿夫和佣人,确实不够用。

买个肉都能上新闻?

据《明史》记载,中国历史著名的清官海瑞,经常家里穷的揭不开锅,但绝不收群众一针一线。以至于有一天,海瑞去菜场买肉为母亲过生日,竟然上了当地的头条新闻。


海瑞

虽然工资有点偏低,可朱总却不这么认为。他在洪武二十五年八月,还专门组织人编撰了中国历史上首部反腐教材《醒贪简要录》。

在《要录》里,朱元璋为广大干部职工详细解读了制定工资标准的理论依据。


压榨员工的后果:不给我钱,只能贪了

许多官员因为薪水太低,就想到“业外生财”,贪官就大量产生了。朱元璋痛下杀手治贪,但效果一直不佳。国家机器的运转就在“低薪+贪污+反贪污”中,无限循环。

合理的薪金制度,可以让公司步入快速发展的规定,公司也应该以保障员工的利益为基础,作出良性的奖惩措施。太过小气的老板,是留不住好员工的。没有好员工,一个企业要想做大做强做久,也只能是痴人说梦的一厢情愿。



站长声明:以上关于【揭秘古代的“黑心”老板是如何剥削员工的,唐朝缺勤扣工资还判刑- 】的内容是由各互联网用户贡献并自行上传的,我们新闻网站并不拥有所有权的故也不会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您发现具有涉嫌版权及其它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至:1@qq.com 进行相关的举报,本站人员会在2~3个工作日内亲自联系您,一经查实我们将立刻删除相关的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