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刘宗敏没有霸占陈圆圆,清军还能入关吗,明朝的灭亡会因此加快?

时间:2025-09-26 00:19:52 作者:水韵 热度:

明朝末年天下大乱,然而到了1844年李自成率领农民军攻破了京城崇祯帝无颜面见老朱家列祖列宗,最终再草草了结了自己的性命。李自成占领京城也是志得意满,首先张献忠为了避其锋芒不得不将兵锋对准西南,而此时的中原早已在闯军的掌握之中,千年来只要掌握中原就有资格一统江山。而那些遗老遗少也开始政治投机纷纷押宝大顺,可是驻守在山海关的吴山桂却与多尔衮你侬我侬,在多次沟通无果情况下不得不率领大军亲自征讨。那么在这里假设,要是刘宗敏没有霸占陈圆圆那么,吴三桂还会放清兵入关吗?


明末形势

形势分析,吴三桂在综合考量待价而沽

1在崇祯后期此时的大明早就出现了亡国迹象,而吴山桂是出自于武将世家,并且还是来自于关宁铁骑。而这支军队的战斗力相信李自成也是领教过的,所以在占领北京之后也是极力拉拢。同时山海关扼守清军入关战略通道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军事实力还是战略地位,就已经决定了他是左右明末天下归属的关键先生。那么我们也看到在拿下京城之后还是给关宁铁骑送去了四万两白银以及大量粮草,这样的示好之举自然而然会得到吴山桂好感。在成为京城的主人之后免不了给各位功臣加官进爵,然而他满怀欣喜的认为公爵、侯爵不在话下,可是最后的结果却让他失望。而在另一边此时皇太极驾崩,多尔衮成为大清实际掌权者因此为了能够扩大自己的威信,在汉族谋士的建议下妄图进军中原,为了能够尽量减少伤亡也便于扩大盟友也不断向吴山桂抛橄榄枝。

2、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先前还担心自己的安危,瞬时间就能成功游走于两大势力之间。在闯军进入京城不久之后迅速暴露其本质,不仅对于抢劫、搜刮是信手拈来,这样那些对大顺抱有一丝好感的大明遗老是悲愤不已。不仅连吴山桂父亲也享受了牢狱之灾,就连爱妾陈圆圆也被刘宗敏所霸占。虽然这样的举动无异于自掘坟墓毕竟关宁铁骑还是需要拉拢,没想到却是这番做法。虽然有大顺军纪败坏的缘由,更主要的原因还是李自成无法戒指刘宗敏两人的关系并不是上下级而是属于合伙人性质。在遭受了这番打击之后自然而然的选择与清军合作。从后来的结果来看吴三桂确实是能够左右天下局势的关键人物,面对关宁铁骑与勇猛凶悍的八旗军这帮泥腿子出身的起义军自然不是对手,在丢掉京城之后连续败退后来就连固若金汤的潼关也被攻破,不得不放弃西安往南方流窜。假如吴与李达成合作,清军就无法入关吗?


吴三桂成为能左右天下局势的关键人物

南明的存在,让大顺腹背受敌

虽然在1644年崇祯去世但是在南方老朱家依然延续,并且在南京也有一套完整的朝廷机构,并且地处江南在经济上自然要比闯军好了很多。虽然大顺政权的核心是在中原一带,但是在过天启以及崇祯两朝将近二十多年的战乱,经济早就处于崩溃状态同时在崇祯末年发生了瘟疫也导致北方十室九空,因此就算是李自成能够占据北京但想要实现经济以及人口的快速恢复还是相当不容易。于此同时南明政权也是蠢蠢欲动时刻想要报"君父之仇"。因此南明的存在也让李自成是如芒在背,可由于关外清军早已是虎视眈眈因此也不可能发动对南明的战争。再加上由于大顺先天不足在人才的储备上更是乏善可陈,因此在拿下京城之后到底该如何建立新王朝也没有任何办法,对于旧有的农民军隶属关系也没有及时调整,说到底就是一帮为了利益而存在的流寇,在消灭了最大威胁之后这支军队就开始迅速腐化堕落,在京城的所作所为是大失人心!


电视剧中多尔衮形象

反观清军,兵强马壮志在夺取天下

1、 在经过皇太极改革后此时的大清早已是统一了蒙古诸部实力大增,早在崇祯年间就绕道山海关进入中原大肆劫掠,最远到达了山东地区。可见在军事上明军早已是无力抵抗只能依靠坚固堡垒,在政治上建立大清拥有完备政治制度并且在官僚任免上全部照搬明廷,并且大肆招揽来自于中原能人志士,在这种情况下大清的实力早已是得到飞速发展。由于满八旗人数有限因此在统一蒙古诸部之后也建立了蒙八旗,为了能够实现早日进军中原。也开始对投降的汉族士兵进行招募组建了汉八旗。

2、 由此可见此时的清军虽然远在关外对于大顺军而言,这人是不过是蛮夷而已,但是双方的实力平衡早已打破。在经济上由于中原地区常年战乱,老百姓是不堪负重大多数都往南方逃难,因此李自成表面上虽然占据大部分中原,然而无论是人口还是经济都无法支撑其再次发动大规模战争。而清军就不同了首先在崛起过程中也是在学习明朝的治国方法,虽然以前是渔猎民族但在努尔哈赤时期已经开始往农业社会方向发展。在后期随着后金的国力不断增强人口也不断增加,因此对于农业更加重视。在人口、粮食、经济都取得重大进展的情况下,拿下山海关也是时间问题。


皇太极改革,清军实力大增

吴三桂有野心,李自成难以成大事

1在明朝倾覆之际吴三桂的表现值得商榷,在1643年此时的宁远已经成为孤城,而此时皇太极也想要拉拢他因此在信中写到:"将军之心,犹豫未决。朕恐将军失此机会,殊可惜耳"从这封信中可以看出虽然没有投降,但是心中是否想成为大明的忠臣内心已经开始动摇。尤其是在看到农民军在京城的所作所为之后心中就已经下了决心,哪怕是被所有人痛骂也在所不惜。选择了大清后不久就被封为平西伯这支常年镇守关外的铁骑,反而成为清军进军中原的开路先锋无论是攻打南明还是进攻云南,关宁铁骑也表现出强大的进攻能力,再后来凭借巨大军工成为平西王世代镇守云南,成为加强版"沐英"。

3、 这不得不说是一大讽刺,究其原因还是在于父亲的死以及爱妾被霸占这样的恨自然是让他无法接受。就算是愿意归顺大清那么这支关宁铁骑就真的成为三明治两边不讨好,无论是哪边发动进攻也是难以承受的况且兵马钱粮也需要不断补给,最终的结果就是被其中一方吞并。由于常年与清军交手并且舅舅祖大寿早已投降大清,已经国仇家恨也是促使他选择投靠清军的原因,毕竟此时大明以亡虽然在南方还有南明,但是在正统性上存在很大争议而吴氏家族从面朝中期以来世代镇守辽西,因此不可能将军队撤往人生地不熟的江南。


清朝版图

总结

正是因为以上几点,哪怕当初吴三桂没有选择投靠大清,在京城的李自成迟早也要拿他开刀。然而在关外的清军早已是虎视眈眈,就等"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是不会放过这个绝佳的入关机会。对于多尔衮来说顺治刚刚继位而自己也是大权在握,因此为了立威必须要获得重大军事成果,因此入关就是必然无论是吴三桂是否愿意,凭借八旗军队早年强悍的战斗力拿下山海关也是必然的事情。只不过要多花费些时间而已,因此对于吴三桂的到来只能是锦上添花,算不得雪中送炭。

参考资料:《明史》《清史稿》《南明史》

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系渔经猎史小仙女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侵权必究!欢迎评论分享转发关注,您的支持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


站长声明:以上关于【假如刘宗敏没有霸占陈圆圆,清军还能入关吗,明朝的灭亡会因此加快?-】的内容是由各互联网用户贡献并自行上传的,我们新闻网站并不拥有所有权的故也不会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您发现具有涉嫌版权及其它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至:1@qq.com 进行相关的举报,本站人员会在2~3个工作日内亲自联系您,一经查实我们将立刻删除相关的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