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上,不知道多少文人留下了自己的诗文,其中有个职业留下的笔墨并不少,那就是皇帝,可以说他们小的时候都接受过正统的儒家教育,而平日也无需辛苦操劳,闲来自然也能舞文弄墨。李煜、隋炀帝、宋徽宗,都是写诗文的高手。
而古代写诗最为勤快的,要数清朝皇帝乾隆了,他的一生竟然写下了4万多首诗,如果从他执政开始算,平均一天竟然要写1.5首。
然而可惜的是,乾隆却并没有什么佳作能让人眼前一亮,他的诗文要么言之无物,要么无病呻吟,这可能和庙堂之高的他体会不到民间真实生活有着重要的关系,然而有一个人,可以说足够让乾隆嫉妒了,他便是中国少见的文盲皇帝,汉朝的开国君主,汉高祖刘邦。
刘邦年轻的时候,同样也是一副无赖的模样,刘邦不想下地干活,常常被刘太公训斥。“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而在战乱的年代,刘邦同样厌恶学习,他十分瞧不起儒生,曾经对着儒生陆贾破口大骂:“乃公居马上而得之,安事《诗》《书》?”(你老子是骑在马上夺取的天下,要靠《诗经》、《书经》干吗?)
不过就是刘邦的这一副性格,竟然一生也留下了2首诗,超过了乾隆的4万首,你可能都背过。
公元前196年,刘邦十月,刘邦已经统一天下,然而此时淮南王英布却有起兵谋反汉朝,因为其英勇善战,一路上势如破竹,为此51岁的刘邦只好御驾亲征,最终经过一番苦战,刘邦打败了英布,而在得胜归来的途中,刘邦见到了昔日的故乡沛县,不由得有感而发,将昔日的朋友尊长召集过来共同饮酒。
而在宴会上,刘邦更是一面击筑、一面唱地即兴创作了这首《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这首歌豪气无比,而已经是暮年的刘邦,刚刚经历了燕王臧荼、韩王信、陈豨的叛乱,然而依然保持着壮心和活力,实在是难能可贵。
而君王也难断家务事,公元前165年,刘邦对于自己接班人为谁而犯了困难,太子刘盈虽然是吕后所生,然而为人过于软弱仁厚,并得不到刘邦的喜欢,恰恰宠妾戚夫人,生下的刘如意十分聪明,因此刘备时常有着立她为太子的想法。
在这一段时间,吕后和戚夫人也为了儿子而争权夺利,两人彼此都明白,将来刘邦去世,失败的那一方必然没有好下场,为此戚夫人在刘邦面前大吹枕头风,为此刘邦也是满口答应。然而得知刘邦要更换太子之后,吕后更是请来了名人大臣轮番劝说,无奈之下,刘邦只好打消了这个念头。史记记载,当戚夫人再次提起的时候,刘邦只能说:“我欲易之,羽翼已成,难动矣。吕后真而主矣。”意思是,就算我想交换,然而吕后羽翼已成,改变不了局面了啊!
戚夫人不由得哭泣,刘邦只能安慰她:“为我楚舞,吾为若楚歌。”随后作诗:“鸿雁高飞,一举千里,羽翮已就,横绝四海。横绝四海,当可奈何!虽有矰缴,尚安所施!”刘邦对外虽然睥睨天下,而他同样用这首《鸿鹄歌》表达了自己作为父亲的无奈。最终这两首诗也就流传了下来。